期刊简介
本刊为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的最新理论与技术,为口腔医学临床和基础及教学服务,为读者服务。辟有焦点论著(附评论)、论著、综述、讲座、短篇报道、专业英语、病例报告、学术动态等十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为全国各地口腔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口腔专业学生、护理、医技人员等。本刊为双月刊,双月28日出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部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82/R
邮发代号: 38-1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7651
- 国内刊号:42-168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四种牙本质脱敏剂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评估四种牙本质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疗效.方法:10名病人的70颗牙本质过敏患牙分为5组,Ⅰ组用10%氯化锶,Ⅱ组用5%硝酸钾,Ⅲ组用6%氟化钠与6%氟化钙混合溶液,Ⅳ组用40%甲醛,Ⅴ组用蒸馏水作为对照.用温度敏感试验检测牙本质过敏程度的变化.结果:10%氯化锶、5%硝酸钾、6%氟化钠与6%氟化钙混合溶液、40%甲醛可明显降低牙本质过敏程度,而以6%氟化钠与6%氟化钙混合溶液的脱敏效果好.......
作者:安洁 刊期: 2002- 06
-
髁部骨折小夹板内固定术后复位及固定效果的评析
目的:评价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髁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单侧髁部骨折小夹板内固定治疗术后病人不同时期拍摄的X线片,观察术后头6个月内复位准确性及固位稳定性情况.结果:大多数病人获得了良好的复位及稳定的固位.结论:髁突骨折解剖复位是可能的,坚固内固定治疗方法较少发生术后骨折片段的移位,且只有较小程度的位置改变.......
作者:胡晓文;张伟;欧阳喈 刊期: 2002- 06
-
应用两种酸蚀剂观察复合树脂充填牙颈部楔状缺损的直接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验证临床操作中不同酸蚀剂是否影响复合树脂对牙齿的粘结强度.方法:分别采用牙釉质酸蚀凝胶(无机酸)和10%柠檬酸+3%氯化铁(有机酸盐,又称10-3溶液)处理120例牙颈部楔状缺损部位,并用3M复合树脂充填,在两年内连续用复合树脂修复体直接临床评价标准对充填物进行直接临床评价.结果:复合树脂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充填后两年边缘密合度A级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使用复合树脂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
作者:李秋红;顾杨 刊期: 2002- 06
-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生物学特征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建立体外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作初步探讨.方法:分别采用消化培养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人的牙龈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活体观察,以及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和生长曲线等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作初步观察.结果:消化培养法成功率低于组织块培养法.光镜下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两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相似.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此两种细胞均来源于中胚层的纤维母......
作者:徐燕;李颂;程继光;胡勇;王明丽 刊期: 2002- 06
-
两种溶剂复合BMP/PLA植入物的异位成骨活性比较研究
目的:将不同溶剂处理的D、L聚乳酸(PolyD、L-LacticAcid,PDLLA)与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复合并制成块状,植入动物体内,评价其异位诱导成骨能力及组织反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国产可降解PDLLA分别溶解于二氧六环和丙酮,形成33%二氧六环溶液和20%丙酮溶液,与一定量的BMP混匀,低温负压抽吸,去除溶剂后即成PDLL......
作者:胡勤刚;黄相道;童昕;寿卫东;沈健;陈强 刊期: 2002- 06
-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聚乳酸复合异位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feneticprotein-2,rhBMP-2)和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复合形成的活性涂层种植体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方法:将rhBMP-2与聚乳酸复合,构建活性涂层种植体,植入兔肌内,于1,4,8周后进行X线、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检测异位成骨活性.结果:rhBMP-2/PLA活性复合......
作者:程祥荣;杜兵;徐东选 刊期: 2002- 06
-
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佳注射层次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佳注射层次.方法:选用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在其背部形成2cm×8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作如下处理:在其远蒂端6cm以及8cm处选择五个对称的注射位点,对照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VEGF1组皮瓣掀起后经组织面向皮下每一位点给予20ng/100μl的VEGF溶液1ml;VEGF2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经皮垂直......
作者:于子莹;张茹慧;刘春丽;朱镇;刘志辉 刊期: 2002- 06
-
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面神经断裂后的变化和面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面神经断裂后面神经元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面神经离断的动物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面神经元的凋亡和面神经核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面神经元在面神经断裂后15天达到凋亡高峰,与正常对照组相差显著(P......
作者:方泽强;扬军;李慧增;孙远 刊期: 2002- 06
-
种植义齿部件松动的实验研究(Ⅱ)基台的改良应用及其固位强度的测定
目的:研究六面直基台及其变形旨在解决种植体方向不理想问题及对固位的影响.方法:调磨六面直基台的1个面至多个面,形成0°~15°的斜面,用磷酸锌粘固剂将冠状修复体粘固其上,在计算机控制下测定其固位强度及固位力与位移变化的关系.再将带有调磨3个面或6个面基台的两种植体以30°夹角植入树脂模块中,铸造联冠检测脱位情况和固位力.结果:六面直基台与其各变形组间、调磨1、2、3个面的各组与调磨6个面组间固位强......
作者:李四群;王贻宁;程祥荣;Norman H Kwan 刊期: 2002- 06
-
PCNA在颌面部血管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通过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颌面部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颌面部血管瘤组织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血管瘤分型、分期的关系.结果:PCNA仅表达于毛细血管瘤中,且在它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表达有所不同,增殖期表达高,退化期次之,退化完成期表达低,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李文荟;刘宗爱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菌斑细菌的适应性耐酸能力
- 2 乙醇浴“一步交联”法制备明胶三维大孔纳米纤维支架
- 3 OVID公司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Journals@Ovid full Text)中的口腔医学资源及检索方法
- 4 粘蜡在印模技术中的临床应用
- 5 胎盘组织液-CPC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6 上、下颌骨血管外皮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 7 藻酸盐缓释微球的研究进展
- 8 Ets-1在颌骨骨肉瘤中的表达
- 9 活髓切断术56例疗效观察
- 10 口腔颌面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 11 猪釉基质蛋白的提取及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
- 12 A群链球菌制剂、平阳霉素联合强的松龙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研究
- 13 CBCT测量牙槽弓长度的初步探究
- 14 牙半切术对磨牙根折的保存治疗
- 15 放射照射后牵张成骨下牙槽神经电生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 16 短冠磨牙的嵌体冠修复
- 17 SRSF3调控口腔癌细胞中SPAG5外显子3的可变剪切的研究
- 18 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
- 19 上颌第三磨牙拔除引起口腔上颌窦瘘临床病因分析
- 20 口腔颌面外科联合根治术的术前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