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的最新理论与技术,为口腔医学临床和基础及教学服务,为读者服务。辟有焦点论著(附评论)、论著、综述、讲座、短篇报道、专业英语、病例报告、学术动态等十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为全国各地口腔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口腔专业学生、护理、医技人员等。本刊为双月刊,双月28日出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部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82/R
邮发代号: 38-1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7651
- 国内刊号:42-168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调(牙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疼痛效果及其可能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调(牙合)对TMD疼痛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TMD疼痛患者58例,将无以下3种咬合表现者归为A组(35例):内倾型深覆(牙合)、上下后牙同名牙尖相对、反(牙合)或锁(牙合)牙≥3处,有其表现者归为B组(23例).结果:1)A组治疗后即刻及1月时VAS值都降低(P<0.01),B组仅治疗1月后降低(P<0.05);2)治疗1月后咬肌和颞肌前束肌电对称性A组升高(P<0.05),B组无变......
作者:秦海燕;王美青;袁莉;张俊华;王灿 刊期: 2006- 06
-
双端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大(牙合)力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双端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所能承受大(牙合)力是否发生变化,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33名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以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为基牙行常规双端固定桥修复,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分别记录修复前、修复完成时及修复后2个月、4个月、6个月于牙尖交错位大(牙合)力时的咬合情况并分析.结果:患者经固定桥修复完成时的咬合情况分别与修复前及修复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咬合情况存在差异.结论......
作者:郑明;程辉;程祥荣;胡志刚;马守治;郑志强;陈文多 刊期: 2006- 06
-
涎腺非皮脂腺淋巴腺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2例涎腺非皮脂腺淋巴腺瘤,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例非皮脂腺淋巴腺瘤的临床资料,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2例非皮脂腺淋巴腺瘤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9岁和50岁,无痛性肿块.镜下见该瘤由上皮成分和显著的淋巴样间质组成,上皮形成实性岛状、腺腔样结构或囊腔样结构,无皮脂腺细胞分化.结论:非皮脂腺淋巴腺瘤是一种罕见的涎腺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学上具有特征性.......
作者:杨邵东;陈新明;王丽;张佳莉 刊期: 2006- 06
-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口腔非特异性溃疡
目的:口腔非特异性(NOS)溃疡是一类与HIV感染有关的口腔病变,其临床表现不同于常见口腔溃疡.通过对NOS口腔溃疡临床特征的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HIV/AIDS患者,NOS口腔溃疡有3例,探讨其临床特征并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单纯疱疹性口炎进行比较,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NOS口腔溃疡的好发部位为软腭、口咽及舌腭弓处,常为1~2个,病程较长,CD4+细胞明显减少,多......
作者:熊卉;陈建钢;桂希恩 刊期: 2006- 06
-
前侧方入路至颞下窝及邻近区域的临床解剖研究
目的:探讨前、侧方入路显露颞下窝及邻近区域的优缺点.方法:选10例成人头部标本,模拟前、侧方入路分层解剖,对关键结构测量分析.结果:显露颞下窝的主要障碍是面神经,颧弓和下颌升支.前方入路能保留大部分结构的生理功能,完整显露颞下窝.而侧方入路受面神经的限制,只能局部显露.前方入路可通过处理上颌骨显露翼腭窝,侧方入路通过处理腮腺进入咽旁间隙.结论:前、侧方入路显露的侧重点不同,且各具优缺点.......
作者:胡延佳;翦新春 刊期: 2006- 06
-
两种漂白方法对离体牙牙釉质表面粗糙度及菌斑粘附能力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牙齿漂白方法后釉质表面粗糙度及其与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的改变.方法:将140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各55颗)或空白对照组(30颗).两实验组分别采用BEYOND冷光美白系统冷光美白和涂Opalescence漂白剂,粗糙度轮廓仪测定其釉质表面粗糙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样本表面形态,然后将变形链球菌培养72h后加入样本,计数生长的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CFU/mL.结果:空......
作者:马净植;魏望萍;王岩;吴丽娟 刊期: 2006- 06
-
开窗植骨与闭合冲压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上后牙缺失牙槽嵴高度不足患者,根据上颌窦底牙槽嵴骨高度不同,选用开窗植骨或闭合冲压提升上颌窦底,同期种植牙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55侧)上后牙缺失患者,其中34例(40侧)窦底牙槽嵴骨高6~10mm者行闭合冲压上颌窦底提升术,其余9例(15侧)骨高2~5mm者行开窗植骨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均同期完成一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上颌窦炎症,9例行开窗植骨上颌窦底提升手......
作者:陈宁;刘典章;万林忠;方赵平;王国平 刊期: 2006- 06
-
颏部块状骨移植矫正鼻翼基部低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颏部块状皮质骨移植矫正唇裂术后鼻翼基部低平畸形的可行性.方法:8例单侧唇裂术后伴有严重鼻部塌陷畸形患者,其中5例伴有齿槽嵴裂.除常规手术矫正鼻尖部畸形与唇部畸形外,于颏部切取约2.0cm×0.5cm大小块状皮质骨,以钛钉移植固定于患侧梨状孔外下缘上颌骨前壁处,恢复该处上颌骨丰满度,矫正鼻翼基部低平畸形.伴有齿槽嵴裂患者,另根据齿槽嵴裂情况,切取颏部骨质修剪成碎块后植入齿槽嵴裂区.结果......
作者:王昭领;黄迪炎;李晓飞;刘颖 刊期: 2006- 06
-
含特异性抗变形链球菌IgY抗体喷雾剂对口腔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含特异性抗变形链球菌IgY抗体喷雾剂对口腔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本试验遵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40名年龄在20~24岁的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使用含特异性抗变形链球菌IgY抗体喷雾剂)和安慰剂对照组(使用不含特异性抗变形链球菌IgY抗体喷雾剂),每天用喷雾剂喷牙面2次,连续使用3周.分别在试验前、试验后1周、3周、停止使用喷雾剂1周后取右下第1恒磨牙菌斑进行微生物学分析......
作者:JIANG Han;江汉;台保军;樊明文;张旗 刊期: 2006- 06
-
骨牵引技术治疗TMJ强直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在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中的应用.方法:9例小下颌畸形伴OSAHS患者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3个月后行颞下颌关节成形术,术前术后行头颅侧位测量和多导睡眠监测仪测试.结果:9例牵引完成后所有患者后气道间隙(poste......
作者:杨朝晖;潘朝斌;张彬;李劲松;王建广 刊期: 2006- 06
动态资讯
- 1
- 2 腭裂相关microRNA与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
- 3 涎腺导管癌临床病理分析
- 4 标记型直丝弓托槽定位器的临床效果评价
- 5 下颌三维定位技术指导下稳定型(牙合)垫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分析
- 6 牙本质细胞外基质蛋白对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
- 7 载辛伐他汀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8 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分析--附22例报告
- 9 叉头样转录因子3的表达与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骨吸收的关系
- 10 树脂修饰化玻璃离子托槽粘结剂粘结强度的体外研究
- 11 茸毛链球菌主要表面蛋白抗原的定性分析
- 12 防龋DNA疫苗免疫效能评价中间接ELISA检测的建立和验证
- 13 自制中药义齿粘附剂的粘接性能
- 14 35例舌下腺肿瘤临床治疗分析
-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汉族非吸烟人群牙周病患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 16 巯基蛋白酶水解蛋白质/色素复合膜
- 17 红外线加中药透热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 18 面神经离断后Cathepsin S基因敲除小鼠小胶质细胞反应的实验研究
- 19 正畸多次酸处理后牙釉质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 20 不同骨挤压手术设计对种植术后骨改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