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的最新理论与技术,为口腔医学临床和基础及教学服务,为读者服务。辟有焦点论著(附评论)、论著、综述、讲座、短篇报道、专业英语、病例报告、学术动态等十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为全国各地口腔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口腔专业学生、护理、医技人员等。本刊为双月刊,双月28日出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部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82/R
邮发代号: 38-1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7651
- 国内刊号:42-1682/R
- 出版周期:月刊
-
3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比较光固化树脂、光固化复合体、光固化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60例274颗中、深度楔状缺损牙随机分成A、B、C3组,A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B组用光固化复合体,C组用光固化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随访1年后疗效.结果:A组成功率83.7%,B组成功率94.6%,C组成功率95.7%.A与B、C组,P0.05.结论:在中、深度楔状缺损治疗中,光固化复合体,光固化玻璃离子夹......
作者:夏毓财;曹丽珍;杨琳 刊期: 2006- 03
-
526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发生特点.方法:通过对526例髁状突骨折病案资料的调查,对髁状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併伤、治疗及后遗症进行分析.结果:髁状突骨折好发于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交通事故伤(47.97%)为主要致伤原因;髁状突骨折60.59%发生在髁颈部;49.62%合并颏部骨折;儿童髁状突骨折69.85%采用保守治疗,高位(囊内)骨折69.52%摘除骨折断端;......
作者:刘昌奎;胡开进;陆斌;孟凡文;孔亮 刊期: 2006- 03
-
正常(牙合)中后牙牙槽高度与垂直生长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后牙牙槽高度与垂直生长型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调查了100例正常牙合样本,男女各50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下颌平面角、ANB角、前、后面高、前下面高、上、下后牙牙槽高度等11项指标,并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上下后牙牙槽高度与前下面高、前面高、后面高呈正相关,与下颌平面角、ODI呈负相关,下颌后牙牙槽高度还与ANB角呈正相关,与APDI呈负相关.结论:后牙牙槽高度与垂直生长型之间存在......
作者:徐红红;柳青青 刊期: 2006- 03
-
决定成年女性双颌前突治疗成功的变量研究
目的:分析双颌前突患者治疗前头影侧位片,探讨决定其治疗成功的骨性和牙性变量.方法:采用Winceph7.0软件对21例成年女性双颌前突患者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治疗前各指标的统计学差异,逐步判别分析法寻找对治疗结果具有明显预测作用的变量.结果:具有明显差别的变量有APDI,PNS-ANS,腭平面角等.对治疗结果具有预测功能的变量为:APDI,U1-APOG,POG-NB.结论:Ⅰ类......
作者:孙旭容;林新平;邓勇;王剑锋 刊期: 2006- 03
-
片断弓技术纠正成人安氏二类错(牙合)伴深覆(牙合)时牙颌位置的变化
目的:通过研究矫正前后牙颌位置的变化,证实片断弓技术纠正成人安氏二类错(牙合)伴深覆(牙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6例(平均年龄25.8岁)安氏Ⅱ类伴Ⅲ度深覆(牙合)病例,利用片断弓压低辅弓技术打开咬(牙合)至正常约2mm.计算T1期和T2期各测量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采用t检验检测各测量指标之间是否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结果:深覆(牙合)纠正至2mm,平均覆(牙合)减少2.9mm,P......
作者:张栋梁;李梦华;王锐 刊期: 2006- 03
-
钛板携带种植体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钛板携带种植体与植骨联合修复大型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9例下颌骨体部和颏部同时缺损者用带有HA涂层种植体的钛板进行修复,并在钛板上方和种植体周围植骨,术后给抗生素防感染,6个月后安装基台和义齿、拍X线片、观察钛板和种植体与植骨的结合情况,并对咀嚼功能、面部形态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钛板携带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后切口一期愈合,6个月至5年随访,8例面部形态恢复良好,安装基台行义齿修复后......
作者:刘霜印;曹保富;付新国;赵翠梅 刊期: 2006- 03
-
安氏Ⅱ类患者颅颌面形态的主成分分析
目的:本文应用形态测量学及主成份分析法对安氏Ⅱ类患者的颅颌面形态进行分析.方法:60名安氏Ⅱ类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被扫描和数字化后用APS软件进行处理,图像先用小平方和法进行重叠,然后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形态差异进行评价.结果:样本总变异的近70%来自于前3个主成份因素,其中第一个主成份因素占到了总形态差异的33.9%,它表达的是颌骨垂直向上的变化;第二个主成份因素约占18.2%,表达了颌骨前后方向的......
作者:袁峰;段银钟;马晓萍;刘岚;沈璇 刊期: 2006- 03
-
下颌前突畸形手术前后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下颌前突畸形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手术前后的正畸治疗,为术后软组织侧貌的预测提供临床数据.方法:介绍术前术后正畸内容,及X线测量分析.结果:正颌手术后侧貌改观明显,正畸使之有稳定的(牙,合)关系.结论:正颌手术前后正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术前软组织侧貌的预测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杜娟;宿玉成;林润台 刊期: 2006- 03
-
保留完整下颌骨的舌癌根治术式的探讨
目的:为减少舌癌患者术后口腔功能的丧失,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保留下颌骨完整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方法.方法:收集随访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本科舌癌手术患者10例(原发灶T2~T3,无明显口底侵犯或口底侵犯﹤0.5cm,颈部N0~N3).同期行舌-颈联合根治术,于正中或颏孔前截断下颌骨,沿颌舌沟切开口底黏膜达舌根处,自下颌骨内侧骨面剥离骨膜及下颌舌骨肌附丽,保留下颌舌侧......
作者:陈永宁;张韬;赖钦声 刊期: 2006- 03
-
三维重建CT诊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及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5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因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入院治疗的病例45例,所有病人均拍摄三维重建CT.依据三维重建CT诊断结果选择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依据三维重建CT片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分析三维重建CT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及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45例病人均依照三维重建CT对髁状突骨......
作者:程业忠;姚声;蔡贤忠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MT01对感染状态人成骨样细胞内ALP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
- 2 不同剂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皮下局部注射对大鼠背部随意型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性研究
- 3 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幼、成年雌性大鼠髁突软骨中VEGFR-1,2表达的影响
- 4 椭圆形根管治疗的研究进展
- 5 上颌尖牙唇侧水平位萌出1例
- 6 无血管压迫影像表现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颅内原因初探
- 7 聚醚酮酮的性能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8 高速涡轮钻法拔除下颌智齿致皮下气肿1例
- 9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
- 10 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颧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研究
- 11 对3种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反应层的研究
- 12 上颌前磨牙隧道洞型应力分析
- 13 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在上颌前牙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
- 14 上颌窦底壁与上颌后牙根尖位置关系的临床与锥形束CT研究
- 15 2306个根管充填质量的X线影像学评估
- 16 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在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滑膜间充质细胞表达的比较
- 17 AE-PDT对裸鼠舌鳞癌治疗效果的初步探讨
- 18 冷热循环对不同金属与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 19 氟化物控释装置对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 20 EGFR-siRNA对口腔鳞癌细胞耐药机制影响的研究